扫一扫,加微信咨询

由BBC《中国式教学》所想

最近BBC《中国式教学》的记录片很火,引发了大量的评论和反思,但是细心的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BBC有严重的唱衰中国教育的嫌疑,一刀切我们的文化,从而制作出他们理想效果的记录片。

片中通过对五位中国教师的访问,我们发现了很多情况并不属实,都是为了一定的效果而剪切出来的,由于怕影响扩大,所以这部纪录片现在已经看不到了。其实抛开这些负面的消息不说,从记录片中我们是可以看到很多中西教育文化差异的,这很正常,也是必然的。那这些差异对我们日常的汉语教学活动有没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呢?

最近教外国人汉语,总会有新学生问我,“老师是不是平时也像其他中国老师那样,课堂上很严厉的去约束学生。”

首先,我得声明一点,课堂纪律是能否正常并高效完成一节课最基本的保证,这可不是什么文化差异,我觉得在任何国家都有这样的要求。

【实例】我教过一个英国的夏令营团,本来我心里还想,外国孩子都活泼,我要适当的让他们放松一下,没想到当孩子们多说几句话的时候,英方的老师就坐不住了,直接站起来维持纪律,可见,这并不是中国特有,所以无论哪国的课堂,基本的纪律是要保证的,而且纪律决不等同于死板。

其次,很多人说中式教育重理论知识,所以很多人学出成了书呆子,而西方重实践,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更强。我不否认,确实有些许这样的倾向,但我想这也是有学科差异的,对于语言教学来说,基本功就是要扎扎实实的打,没有基础的学习和准确的掌握,说的都是错的句子,实践反而有副作用,所以对于汉语教学我们能做的,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到中国人的生活和对话中,而且不断的纠正,这样效果才最好。

再次,欧美学生善于思考,权威意识不重,擅于提出各种问题,但是对于语言来说,有的时候是约定俗成没有理由的,所以当有的学生一直追根溯源的时候,也要展示我们的权威性,有些人是需要我们告诉他,毋庸置疑,汉语是我们的母语,我有绝对的发言权!

最后呢,汉语课堂还是可以很欢乐的,只要老师用心备课,准备了适当的练习活动,学生都会很配合。文化差异并不是决定他们能否学好汉语听好课的关键,教师对课堂的把控,和教学实践能力才是决定一堂汉语课质量的关键。

转载请保留出处:https://www.prcba.com/news/9056.html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攀达汉语 » 由BBC《中国式教学》所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