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给一个美国人上课,他对汉语的“了”表示出了自己的不解和崩溃,因为给他的印象是无论怎么记忆,总是有意外发生。作为>>汉语教师的我,除了给学生讲关于“了”的用法规则外,还列举了很多个例子!因为我们很容易随口说出来“了”句子,外国人是感受不到这种语气的。
汉语“了”的两种用法
“了”的第一种用法是,作为动态助词表示“完成”。因为完成的事情往往是发生在过去的,所以“了”经常用于过去时态,但是我们却不能说“了”是一个过去时的标志,因为还有很多句子如“等他来了以后,你问问他”,“如果累了就休息一会”这样用于将来和假设的句子,这里边的“了”都表示完成。
“了”的第二种用法是“语气助词”,主要用在句末,表示时态的变化和确定的语气。如“树叶绿了,春天了”。
下面这两个句子,很多外国人学起来甚为纠结:
①我学了三年的汉语。
②我学了三年的汉语了”
句末多出来的一个“了”到底对这个句子有什么影响呢?即表达的意思不同了。“我学了三年的汉语”表示现在我已经不学了,学习汉语这个行为已经停止了。 但是“我学了三年的汉语了”表示我已经学了三年了,现在仍然在学。
“了”的讲解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,要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慢慢的教给他,然后带他练习,让他去习得,熟才能生巧!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攀达汉语 » 外国人学不好“了”的原因找到了!